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盒常用反应模式

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盒的反应模式与ELISA基本一致。通过分析ELISA的反应模式基本可知CLIA的反应模式。三种基本的反应体系构成了CLIA的基础: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这三种体系构成了目前CLIA的两大模式:竞争CLIA和抑制CLIA。
1、直接CLIA
最简单的一种反应体系就是直接法。一般步骤如下:在缓冲液中稀释抗原,注意缓冲液中不含有与抗原竞争吸附固相的其他蛋白。经过一段时间温育后,抗原就可以被动吸附于固相。游离的抗原被洗涤除去,而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通过温育,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固定于固相,再次用洗液冲洗,未反应的抗体则被洗掉。继而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发光底物进行测定。
这种反应体系从自身看比较单一,从而应用受到了限制,但是在以之为目标反应体系的竞争型和抑制型测定模式中则有重要的作用,尤以标记单抗或高度定义抗原中应用最为广泛。
2、间接CLIA
间接法是在抗原固定后,加入反应抗体而非酶标记的抗体,温育并洗涤后,加入酶标二抗,使待测抗体与酶标二抗充分结合,再加入底物检测。间接反应体系的优点就是任意数量的抗血清都可以借助与其特异反应的抗抗体进行测定。这样的体系在临床检验中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了,特别是测定高通量的样本。目前此体系具有的问题是单批抗血清之间非特异结合的变异过大,从而加大了测定数据的分散性,所以需要对多种血清进行处理后方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夹心式CLIA
夹心型CLIA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夹心CLIA和间接夹心CLIA。
直接夹心CLIA的反应步骤是:将捕获抗体被动吸附于固相,继而与加入的抗原反应,在温育及洗涤之后,抗体-抗原复合物固定于固相上。加入酶标抗体,经过温育、洗涤之后加入发光底物。因为测定体系中仅使用了一种酶标抗体,则体系会受限于抗体的特异性和物理化学性质。体系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例如每一个抗体必须进行标记。除此以外,体系还受限于抗原的决定簇,抗原必须要有至少两个决定簇以分别与两个抗体结合,这使得体系仅适用于测定体积较大的抗原。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可以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这有助于抗原类物质的空间定向以利于检测抗体有更多的机会与抗原结合。通过使用一种捕获抗体和不同的测定抗体,还可以评价由于不同抗原制备技术的差异造成的抗原结构的微小差异。当捕获抗体和测定抗体为同株抗体时,则由于对结合位点的竞争而不利于测定。另外抗原决定簇的空间结构、分布及大小均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免疫反应。
间接夹心CLIA的反应则是在抗体-抗原免疫复合物生成之后,加入非酶标记的抗体,温育和洗涤后,加入针对此抗体的酶标抗抗体,再加入底物测定。此模式的优点是任何数量、任何种类的抗体都可以作为配对抗体加入反应体系,只要它们的产生来源与捕获抗体不同即可。为了反应的高特异性,酶标抗体应保证不与捕获抗体反应。
4、竞争/抑制分析法
关于竞争或抑制法,主要是看检测物质是通过何种模式参与免疫反应体系及其相应的定量检测方式。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免疫分析体系,并可用来测定抗体或抗原。
①直接竞争法的步骤是:当抗原(抗体)固定于固相上后,先后加入抗体(抗原)及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抗体),这样固相、液相中的抗原(抗体)即与液相中的抗体(抗原)产生竞争。随着时间的进行竞争程度的大小与抗体(抗原)、抗原(抗体)的浓度及包被抗原(抗体)的量有关系,另外还与两种抗原(抗体)之间的相似程度有关。如果不加入第二种抗原(抗体)或者两种抗原(抗体)的性质差别较大,则抗体(抗原)只会与包被抗原(抗体)反应。
②直接抑制法的步骤是:当抗原(抗体)固定于固相上后,并不先后加入抗体(抗原)及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抗体),而是将需加入的抗体、抗原事先温育反应,而后将反应液加入到包被好抗原或抗体的板子中参与竞争反应。这与前面直接竞争ELISA法无本质区别。
③间接竞争法与间接抑制法的特点是最终加入酶标记抗抗体进行测定。
5、竞争/抑制分析法用于夹心CLIA
夹心CLIA可在直接和间接体系中完成;换言之,它们都参与了利用固相所定的抗体捕获抗原的过程。
对于直接夹心CLIA,检测抗体用酶进行标记,而在间接体系中,检测抗体未经标记,而是用酶标抗抗体进行检测。
①直接夹心式竞争型CLIA(主要测定抗体):首先将抗体包被,加入抗原并温育反应,而后加入待测抗体和酶标记抗体,对已被固相捕获的抗原剩余位点进行竞争,竞争程度的大小决定于待测抗体和酶标抗体的相对浓度。
②直接夹心式抑制型CLIA(主要测定抗体):除了将待测抗体在加入标记抗体之前先加入捕获的抗原进行充分温育反应以外,抗体的直接夹心抑制型CLIA与前面所描述的竞争体系是类似的。
③间接夹心竞争法与间接夹心抑制法的特点是最终加入酶标记抗抗体进行测定。
具体选择哪种反应模式决定于技术的成熟程度、试剂的配套情况及待测物的性质。
一般倾向于采用尽可能简单的反应模式,达到快捷、准确检测。
来源:IVD分享库




苏公网安备3205050201177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