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血红蛋白,血液中的葡萄糖也可与血清蛋白的N末端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化合物,其结构类似果糖胺,总称为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albumin,GA)。
由于清蛋白的半衰期为 17~19 天,以及70% 以上的糖化血清蛋白是糖化白蛋白,(其中也包含糖化球蛋白和微量糖化脂蛋白等混合物),所以 GA 可以反映糖尿病病人测定前2~3 周血的平均水平,因此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更能准确反映血糖控制的水平。
临床上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果糖胺法、酮胺氧化酶法来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或糖化白蛋白,其中用果糖胺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和采用酮胺氧化酶法测定糖化白蛋白最为常用。临床上采用糖化血清蛋白与清蛋白的百分比来表示 GA 的水平,去除了血清清蛋白水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1.红细胞寿命和血红蛋白变异体不影响糖化血清蛋白结果。但受血浆总蛋白浓度影响,血清蛋白30g/L或尿中蛋白质浓度>1g/L 时糖化血清蛋白结果不可靠。3.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试验影响较大,必须严格控制。虽然GA可以反映糖尿病病人测定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但相对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来说,GA 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时间较短,且目前尚缺乏有关GA 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另外,GA 受清蛋白的更新速度、体重指数(BMI)和甲状腺激素等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对于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监测,应谨慎使用 GA。因清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清蛋白与血糖的结合速度比血红蛋白快。所以,GA 对短期内血糖变化比 HBA1c灵敏,是评价短期代谢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治疗方案调整后的疗效评价,GA 可能比 HBA1c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急性应激反应如外伤、感染以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等也可出现高血糖,但难以与糖尿病鉴别。GA 和 HbA1c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高血糖的持续时间,可作为既往是否患有糖尿病的辅助检测方法,从而客观评估糖代谢紊乱发生的时间及严重程度,进而进一步指导诊断与治疗。与HbA1c相似,GA 同样适用于糖尿病的筛检,GA≥17.1%可以筛检出大部分未经诊断的糖尿病,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 GA 可以提高糖尿病筛检率。GA 异常是提示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重要指征,尤其对于空腹血糖正常者的意义可能更为明显。但是,GA能否作为糖尿病筛检指标仍需进一步研究。反映 2~3 周前血糖的平均水平,是一个短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也是自我血糖监测和长期血糖监测指标HbA1c的有效补充,不受血红蛋白代谢异常的影响。但在评估伴有白蛋白异常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的糖尿病患者的GA时需慎重。
参考资料:[1]尚红,王毓三,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胡成进,陈英剑,公衍文.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3]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旨在学习交流与分享,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存在不当使用或侵权的情况请联系后台删除。